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郎咸平二三事
郎咸平,一个普通的香港大学的教授,却做着极不普通的事情,2004年因在中国大陆发表多篇批评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而成为媒体焦点。他的观点引发中国大陆学术界、企业界和民间的巨大反响,他发起的三大战役“三叩TCL、四问海尔、七敲格林柯尔”,矛头直指目前正在进行的企业产权改革。因其观点代表众多中小股民的利益,一些人将其称为“郎监管”! 郎咸平为何能在大陆掀起如此波澜?
郎咸平 (Larry Hsien Ping Lang)男 1956年出生于台湾桃园农村。父亲是山东人,1949年为国民党第26军的一名上尉军官,豪爽好饮,1949年之后去台湾,后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母亲是台湾化学界的名师。
当年从青岛撤退到台湾时,每个军官大都带着一箱子黄金、白银,而他父亲却仅带一箱“青岛啤酒”和三块大洋。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他花两块大洋买了一张床位,下船后又花了一块大洋买了一串香蕉,至此便身无分文。
凭着勤奋、多才,朗咸平的父亲42岁就升任空军少将。但后来,又因刚直不阿、敢怒敢言得罪了不少上司,导致日后提前退休。
至今他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很骄傲地对他说:“别人问我这一辈子最骄傲的是什么,那就是你爸爸从来没带着你妈妈到别人家去磕头、送礼……。”当时,郎咸平觉得父亲非常伟大。
郎咸平小时候,沉默寡言,笨拙不堪,十岁时尚不会说话。小学四年级即因成绩太差而分到不升学班,初二因同样原因,分配到放牛班学木工。高中毕业勉强考上台湾东海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考上台大经济学研究生,之后,当兵二年,向银行求职失败,在失业压力下申请留学。
“我想对所有的父母说,读书本身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要因为小孩子一时的读书失败责怪他,学校不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的都是解题高手!”
郎咸平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用模拟题考他,总分100分的模拟题,他才考了7分。
郎咸平担心自己考不上初中。但他很幸运,当年,台湾教育部门取消了升学考试,学生全部升入初中,他也搭顺风车上了中学。
“上到初三,我的学习成绩又不行了!”郎咸平怕考不上高中,准备初中毕业后就业,为此进入就业班学习,选择木工作为未来职业。虽然母亲不在乎他的学习成绩,但是他担心被淘汰,在就业班很努力地学习。
“我当时是个混混,很自卑。”这是郎咸平当年心境的真实写照。从小学开始,每一次考试、升学、就业都仿佛是难以逾越的坎。“实在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30岁之前的郎咸平多次被逼到进退维谷的绝境。也许正是这段坎坷的经历,郎咸平才对这世界有了更深的领悟。
1986年,服完兵役,三十而立的郎咸平开始了“绝地大反击”。他以极差的1630分GRE成绩,550分的托福成绩自费考上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经济系后,因不想考微积分转到金融系,因未获得奖学金,为筹措学费,他母亲把家里的两幢房子中的一幢卖了,为他凑足了学费。他以创世界纪录的两年半时间连拿金融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沃顿毕业后,郎咸平是第一个回台湾的金融学博士,他去台湾大学申请工作却被拒绝。
“我推荐我的博士生去那里教书都没有任何问题,台大只是打死不要我。”
之后郎咸平曾先后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过多挫折、过多压抑使郎咸平比常人更渴望成就。1994年,郎咸平只身从美国赴香港。“
在国外,除了做专业研究和教书之外,不可能再有更大的发展,总希望能回亚洲搏一搏。
但香港对郎咸平也没有太大兴趣。“香港人只在乎股票赚多少钱、房地产什么时候涨,你在那里谈深层次的理念,人家不想听。”
于是,郎咸平“转战”大陆。从此之后,他似乎找到了他最适合吃的一碗饭,终于在这里盼来了迟到的成功。
郎咸平兴奋地奔走于课堂、讲座与电视主持之间。他的助手说:“郎先生太享受这种当明星的感觉了,他天生就喜欢被人推崇和簇拥。”他自已也承认“我是一个喜欢生活在闪光灯下的学者。”
郎咸平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亞洲开发银行的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他在一流经济学术期刊陆续发表了20多篇论文(据说,国外在这些杂志发表3篇论文即可被评为终身教授)。
1990年,郎咸平关于亚洲金融问题的论文引用率排名世界第一。
1996年以前,从事美国经济研究,发表的相关论文至今仍被无数人引用。 1996年后转向亚洲问题。
郎咸平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2000-2004年先后发表研究亚洲经济的权威论文5篇,建立了亚洲和欧洲金融数据库,如今已被研究界广泛采用。在东亚地区,此项研究尚属首次。其论文在美国最富盛名的《2000年金融经济学期刊》、《2002年美国金融学会期刊》发表,被专业学者、研究人员及《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广泛引用,并且被收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
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根据统计:郎咸平的破产论文和另一篇有关公司兼并论文同时被列入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28篇公司财金方面论文。有四篇论文被《金融经济学期刊》评为“明星论文”。作为金融学家他在经济(管理)学界极富盛名。被列入2002、2003年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中。而且大多数世界通用的金融管理教科书均引用郎咸平的论文。2001年7月-2002年7月一年时间,他在内地做的第一件事是担任大鹏证券研究所顾问。当时大鹏证券想增开营业部并进行电脑化。他的工作是把研究所的数据和研究成果数字化,并与整个公司的电脑化结合在一起。“但一年以后失败了,”郎笑称自己被炒了鱿鱼。
“正因为技术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失败了。大家都觉得自己挺行,但是做起来才知道很复杂,部门之间的协调也不容易。”郎咸平说,“做了一年以后,发现自己有点志大才疏,做不下去了。”
从2001年初到2003年底出任《新财富》杂志的学术顾问,是他在内地做的第二件事,“在《新财富》也被炒鱿鱼了。不同的是,大鹏证券认为我能力不足,《新财富》认为我太偏激。”
2001年下半年,朗咸平教授在国内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 以及“集体诉讼” 措施以保护小股民的正当权益。他的观点受到媒体,学术界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被媒体尊称为“郎监管”。郎教授的监管思维在重要媒体包括“新财富”,“财经杂志”,“21世纪经济报导”,“三大证券报”,“中央电视二台经济半小时”,“中央电视二台财经报导”,“凤凰卫视”等等经常报导。根据《深圳特区报》的统计,郎咸平的观点以网页页数而论高达1496页,列全国2001年财经人物排名第九位。2002年7月11日,第一龙浩农业宣布郎咸平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但三天之后,在独董板凳上屁股还没有坐热的郎咸平,旋即被内地媒体质疑为加盟“德隆盟军”,“当时很被动,不敢在第一龙浩干下去了。”2003年6月30日郎咸平从第一龙浩农业独立董事位置上退任。
2003年6月,郎咸平提出制度化解决民企原罪的问题,并被远在海外的仰融委托,出任“独立第三方”,为制度化解决日益突出的民营企业与主管部门矛盾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2003年9月,当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讨论进入白热化的阶段,郎咸平在广州某论坛一语“人民币应该再贬值 2%以打击进入中国市场的游资”,再次惊动天下人。
2003年入选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在全球1200位金融学家中排名第122位,名列亚洲第一。
2003年以来,他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高管人士进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教父”。
2004年郎咸平提出“中国企业如要做大做强,只会造成悲剧!”的论点,又在中国企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2004年系列著述《整合》、《运作》、《操纵》面世,成为商学院的中国企业案例教材。
郎咸平和另一位台湾学者颇为相像,那就是李敖。李敖嬉笑怒骂的是政治和文化,而郎咸平则是经济学家中的“李敖”。郎咸平嬉笑怒骂的底气在坚实的学术研究。
郎教授曾放言“我讲一句大话,假如哪一个企业家的所作所为是我郎咸平看不出来的话,我从今天开始封剑退出江湖!”
在与《新财富》达成了深度合作协议之后的半年,郎咸平携手《新财富》创下“郎骂”的名声,在其首倡的“研究型报道”中,郎咸平向当时如日中天的德隆系发起进攻,声称“大家投入德隆的钱是拿不回来的”。
当年外界对神秘莫测的德隆一无所知,德隆既得“天下第一庄”,其勾当在业内已不是秘密,只是无人说破而已。郎咸平首先要打破这个难关,他以学者身份第一个站出来痛骂德隆,举世哗然。而他在演讲中又放言“德隆资金链不出半年就绷不住了”,一语成谶。“我们找到湘火炬、新疆屯河、合金三家上市公司,看它们的董事是什么人。假如说是10个董事,有的在北京,有的在新疆,我们就派助理到这10个城市的工商局把资料调出来,再看它的股东、董事是谁。这个工作做了3个月。我们带了律师去,资料上都有各地工商局盖的公章。通过这种功夫,一个庞大的邪恶帝国浮出水面了,整个一场制造资金黑洞的前奏!至于格林柯尔,只有德隆的十分之一复杂,一个月就能把它搞清楚。”
德隆灰飞烟灭之后,郎咸平又打响了著名的“三大战役”:炮口对准TCL、海尔和格林柯尔三大巨头。
郎咸平的三大战役分别为“2004年6月17日始三叩TCL、2004年8月2日始四问海尔、2004年08月11日始七敲格林柯尔”,矛头直指目前正在进行的企业产权改革。
三叩TCL: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持有TCL集团5.59%的股权,按照TCL集团发行价计算,李东生身价达到6.1亿多元,成为TCL改制的最大受益者。郎咸平在《缺乏信托责任,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TCL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何来、高风险低收益不合理、股票收益将是低收益率”的三大质疑。
四问海尔:郎咸平盯上海尔,是在海尔中建公告中,海尔集团向海尔中建注入洗衣机资产,在这条公告中,海尔投资(高层控股)浮出水面,它直接和间接地控制了海尔中建35.84%的股份。这个看似平常的公告,吸引了郎咸平怀疑的目光。郎咸平提出4条尖锐质问,矛头直指“海尔职工持股会”占有600多亿的国有资产,并声称海尔此举是为了完成借壳以及实现其国有股权稀释。
七敲格林柯尔:近年来,格林柯尔在中国资本市场可谓长袖善舞,科龙、美菱、亚星客车、ST襄轴四家上市公司在不长的时间内相继被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纳入囊中。2004年8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一次演讲中,在那篇著名的《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中,郎咸平质问顾雏军席卷大量国家财富,将其巧取豪夺归纳为“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郎咸平认为,顾雏军号称动用的41亿元收购资金,实际的投入不过3亿元。
对格林柯尔的研究,是郎咸平带着7个学生,耗时3个月,每天只睡4小时做出来的。
2005年5月,郎咸平公开指责长虹MBO(Management Buy Out)(管理层收购)。2005年8月23日,他直接将炮口对准了倪润峰,采取常见的财务分析手段详尽解读四川长虹的“冰棍”理论和倪润峰的MBO故事,对长虹继续变相MBO提出质疑,郎咸平还为倪润峰时期的长虹国有资产流失途径取了一个极具金庸武侠色彩的名字:“倪氏吸星大法”。
在大众心目中,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有中国经济的“铁榔头”、中国股市的“郎旋风”之称。
郎咸平的成功就是来自于他对一种现象大刀阔斧,横刀立马的批判,这种现象就是少数人以产权改革之名,行掠夺国家财富之实,侵害多数人利益。拿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违法乱纪,胡作非为”。
51岁的朗咸平童心未泯,他会像孩子一样喜欢看焰火。最爱吃台湾桃园街的牛肉面,嘴馋了却不能回台北时,总要央求家人带给他。有些酒量,白酒能喝一两瓶。养过很多宠物——猫、狗、鱼到乌龟、泥鳅、蜥蜴、海壁虎甚至蚂蚁。
郎咸平有两个儿子,“我的小儿子在上海工作,我打电话给他,让他回香港看望一下,一起度周末。没想到儿子说‘不行不行,我没有时间,我要去看望岳父岳母!’”。郎咸平遗憾地说,“一次,我来内地,正好路过上海,我给儿子打电话说晚上出来一起吃饭,儿子回话说‘不行不行,晚上我要给太太做饭吃!’”。“要是有女儿就不一样了!”郎咸平诙谐中透着感慨。
《天意》是郎咸平唯一会唱的两首流行歌曲之一,另一首是《无言的结局》。
他是个热爱享受物质的人,平时开着心爱的奔驰。2003年他在香港尖沙嘴以710万港币买入擎天半岛的豪宅。
他喜欢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追求在讲堂上授完课夹起皮包就走的惬意感觉,喜欢一个人躲在香港中文大学225号堆满杂物的小办公室里苦读。
郎咸平已是中国身价最高的学者,目前他在长江商学院兼任教授的年薪达到了200多万元,加上香港中文大学的120万港元,单教书年薪已近400万。此外,每次出席国内讲座都要收数以万计的高额“出场费”。
郎咸平将来的打算,他直言自己想成为真正的“郎监管”:“我们太看重产权改革,这是一个错误。如今股市低迷,我发现大部分企业老总都在这个时候想分国有财产这杯羹,这真是一个特别好的短期致富机会。这是对全国老百姓的不公平。如果我来负责国企的话,必须以全民利益为中心进行改革,建立一个职业经理人制度,政府强力监管、信托责任和激励三者并行。”
“我绝不是在为某一阶层代言,我惟一的目的是,呼唤寻求一个公正的、制度化、法治化环境。”
郎咸平不满足做一个“小的经济学家”:“我想走大思想家的路子,一个大思想家,必须要熟读中国历史,还要自成一派。”他正在这方面做着更深的思考和探索。
郎咸平简历:
1983年美国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1986年-1987年8月,获沃顿商学院财务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讲师执教一年。
1987年9月-1994年,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
1989年开始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初见成效。
1994年至2003年初,历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正教授,讲座教授。
1997年以后,开始将研究重心转移至亚洲公司财务金融课题。现任太平洋财务期刊(Pacific Basin Finance Journal),国际财务(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e) 的副总编辑。
与计量经济学大师邹至庄教授一起担任总编辑合编过太平洋经济评论(Pacific Economic Review) 。
1998年-1999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以及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
2003年初至2005年初,长江商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合聘讲座教授至今。
郎咸平关于中国国企改革及经济发展的著作:
《本质一 ——破解时尚产业战略突围之道》
《本质二 ——破解娱乐传媒产业以小搏大之谜》
《中国式MBO:布满鲜花的陷阱》
《模式:零售连锁业战略思维和发展模式》
《误区:中国企业战略思维误区分析》
《突围:中国企业战略块择》
《思维:国际级企业和企业家战略思维》
《标本:地产领导者领先之道》
《科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
《公司治理》
《运作》
《整合》
《操纵》
介绍郎咸平的相关书籍:
《解读郎咸平》 陆新之 著
《“郎”风暴》 陆新之 著
《郎咸平真相》 吴丁杰 著
《郎咸平—以学术参与现实》 易宪容 著
郎咸平历次演讲及言论目录:
《股份制与监管新思维》 浙江大学2004年DMB节
《改革出了什么问题》 清华大学演讲
《学术尊严,不容顾雏军践踏》 北京长江商学院演讲
《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盛宴中狂欢》 上海复旦大学演讲
《人吃人的中国亟待和谐化》 (亚洲周刊)
《中国企业战略突围》 广东佛山市金马剧院演讲
《和谐成长——全球化时代的赢战略》 北京人民大会堂演讲
《治理股市楼市要先治腐败》 吉林省省宾馆礼堂演讲
《北京建行支行长轮训班讲话稿》 北京分行教育培训中心演讲
《中国企业与国际化》 广州东方宾馆演讲
《中国式资本主义,美国式社会主义》 清华大学演讲
《社会和谐与资本主义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演讲
《改变你们的一辈子,改变你们对事物的看法》 上海复旦大学演讲
《郎咸平关于上市公司风险的讲话》
《郎咸平10月1日在墨尔本的演讲》 澳大利亚墨尔本
《中国不需要自由民主,中国需要强权精英》 上海财经大学演讲
《民营企业战略规划模式-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首届中国创业招商节演讲
《信托责任与企业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演讲
《郎咸平教授清华演讲全文实录》 清华大学2005年12月21日
《我眼中的中国国企改革》 清华大学演讲
《行业突围和行业本质》 成都演讲
《房地产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 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房地产业及交流促进博览会锦汉展览中心演讲
《重建改革时代的反思精神》 重庆演讲
《郎咸平上海财经大学演讲》 上海财经大学演讲
《经济规律、企业文化和公司治理》 广州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演讲
《郎咸平在湖南娄底市青年创业发展高峰论坛的演讲》 湖南娄底市星星影剧院
《危机战略管理》 山东济南第九届济南发展论坛演讲
2007年8月5日星期日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郎咸平二三事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