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事月底就要乘坐“雪龙号”前往南极参加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任务,预计历时一年半。哪种相机才能在南极大陆恶劣的天气条件下稳定工作?1、用电池的自动相机在低温下电力的损耗应该很严重,手动机是不是要好一些。Nikon的FM2不知能不能胜任?搭配一只广角定焦头、一只中焦变焦头、一只长焦变焦和一只105mm微距头。我有一只小巧的Rollei 35,天塞头,拿去做个备机不知行不行;2、普通的反转片和负片在低温下会不会变得很脆容易断裂;3、不能携带太多器材,便携性也是要考虑到的,主要考虑135系统;4、户外工作要带上手套,操作会成为一个障碍;5、相关的附件:背包、三脚架、云台、偏振镜、ND滤镜和渐变镜等等。6、价格的问题,只要能胜任,不必追求过于高级的器材。
请各位DX推荐。
---------------------------
frankaswift:
说说我在东北-28C环境下拍摄夜景的经历吧。南极夏天只要不到极点附近,温度不一定会比这个低。在南极边缘地区,夏天的气温可以到零上。注意,南极的夏天就是中国的冬天。
以我2005年初在哈尔滨-28C气温下拍摄的经验来看:
1、电池不耐用的问题,其实问题不是很大。当然佳能全部挂掉(300D电池通常拍摄100张左右就完了),Nikon D70正常工作,一块电池连续三天拍摄共400多张,其间约有50张开内置闪光灯,也没有任何电量将耗尽的迹象。在南极,只要气温不低于-30C,一天带上3块充满电的电池,应该可以拍摄约1200-1500张,应付一般的野外科考足够了。(题外话:我也搞过野外科考的)
2、严寒大风状况下不易换镜头,因此选择了Sigma 18-125mm/3.5-5.6镜头以应付各种情况。对焦没有任何问题,没有感觉出和正常状况下有任何区别。变焦环在-25C以下气温下阻尼明显增大,但成像质量没有任何损失。至于低温冻住快门的事情在佳能机上时有发生,但Nikon D70在-28C环境下连续工作4小时,没有可以察觉到的快门速度不准的现象。
3、数码相机的可靠性理论上高于胶片机,因其中无卷片机构,而卷片机构在低温下是最容易断裂的。本人老的一台全手动机械相机就是在低温下(才零下几度)断裂卷片机构而彻底报废。
4、大部分胶片在-20C的时候机械性能都要打折扣,感光度也可能需要作适当调整(具体参见厂家的技术参数)。卷装胶片在-40C的时候基本无法使用,极地-80C的照片大多数使用特种胶片或者板状胶片拍摄。
5、如果一定要带手动胶片机,Nikon FM2还是算了把,可靠性不行。F3系列才算可以。F4/F5都有高寒地带工作的记录。
6、操作便捷性问题:-28C状况下大部分情况下我可以不带手套操作,因为D70是塑料外壳机身,不冷。如果用FM3就必须带手套,否则手立刻完蛋(这个你的朋友绝对清楚)。也尝试过戴手套操作,如果动作稍慢完全可以胜任所有功能,不会发生同时按下两个键的情况。
7、附件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但-28C状况下由于各种材料膨胀系数不同,UV难以取下,偏振镜已经非常难以转动。而且由于一般滤镜的环都是金属做的,因此必须戴手套操作。因此强烈建议用Cokin那种插片式滤镜,方便取用,并且大多数零件为非金属材料,可以不戴手套精确操作,防止滑落等事故。
8、不知道科考队的人员分配如何。一般摄影师自己不带很多生存装备,带上2机3-4镜即可。摄影包要求在背上登山包之后在身体侧面不乱跑(不要晃几下就晃到身体前面来了)。南极到时候会进入极昼,只要不下大雪,光照一天到晚都很充足,没必要带三脚架,一般F8 ISO200手持拍摄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带支持物,滑雪杆可以当独脚架稳定用。
9、相机防水问题。根据我三年来无数次在雨雪中拍摄的经验,-28C 至 30C 雨雪中D70+Sigma 18-125 不打伞完全没有问题,一切功能正常。在哈尔滨我直接将相机从室外-28C拿到20C室内,相机表面立刻凝水,但所有功能仍然正常。佳能的小DC则彻底烧毁。
10、严寒环境下拍摄,由于CCD被冷却,因此噪音显著低于常温,高ISO性能大概可以提高半档。
暂时能想起来的就这么多,有问题再问我。本人的野外拍摄经验也还算可以吧,呵呵。
2007年10月25日星期四
去南极,用什么相机(镜头)合适?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